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去年放开疫情管控的时候,人们还有些茫然。放开了,大街上的车辆行人反而减少了,商场店铺关门停业的增多了;学校通知复课了,家长却反而以各种理由为孩子请假,幼儿园更加清冷。家里有老人、小孩的人,心里多少都有些忐忑不安。
于是有专家站出来说,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数据,大约有90%的人感染后是无症状的。南方气温高,病毒感染后症状轻,高峰期可能会出现在12月份;而北方毒株相对于南方要强一些,高峰期可能会出现在1、2月份。可是,随后在放开的一个多月里,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,感觉身边绝大部分的人都阳了,也并非像专家说的那样无症状。
在那段艰难日子过去后,人们忽然发现病毒好像蒸发了似的。于是,又有专家说,阳了之后大部分人都会产生抗体,因此,近一段时间可能基本实现全民免疫了。国家疾控中心权威人士也发布信息说,春节期间没出现第二波疫情,但是春节过后,2月至3月,可能还会出现一个的感染高峰,并且会出现在偏远的农村地区,2月初见拐点。最近又有专家说,第二波疫情可能会在5、6月份到来,我们希望还是误判。
先是防范春运高峰,再防范边远山区,之后又是“免疫逃逸”能力更强的的XXB1.5的病毒,但是并没有出现。弄得人们精神像坐过山车似的紧张不自在。其实,专家对病毒自身的变化和毒性的强弱的判断,可能出现失误,因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,人们都可以理解。不能理解的是专家发表见解给人感觉不慎重,没有理论依据做支撑。
春节过后,工厂恢复了生产,商铺恢复了营业,大街上的车辆行人开始多了起来。正月十五又有了节日的喜庆气氛,人们似乎更愿意淡忘病毒的存在。可是,临近开学季,又有专家说,CH.1.1变异株“免疫逃逸”更胜一筹。当被问及变异毒株的传播性或强度时,又说不清楚。这两天,一些学校陆续发布返校告知书,要求学生返校前进行一周抗原或核酸检测,还要求家长填写《近七天健康监测表》。再一次引发社会和市民广泛关注,很多人刚刚放松的心情又开始紧张起来。
为什么人们开始质疑专家或权威人士的公信力?一是现在所谓的专家太多了,对疫情走势和病毒毒性评估五花八门,让老百姓无所适从;二是专家对疫情走势和病毒毒性的评估、预测总是被现实打脸,给人感觉信息发布的很随意。难道专家把权威当儿戏了吗?如何重拾权威性和公信力,应该是急待解决的问题,否则可能造成政府公信力的下降。老百姓需要岁月静好,专家们要考虑老百姓的感受,而不是让老百姓心惊胆颤的过日子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编辑: